“谷歌创新冲刺工作坊”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CloudWiki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71行: 第71行:
 
|            |
 
|            |
 
|-------------|---------------->重要性</nowiki>
 
|-------------|---------------->重要性</nowiki>
 +
 +
==HWM:我们需要怎样==
 +
HMW,全称“How Might We”,即“我们可以怎样”,其中:
 +
 +
*How:表示我们假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是我们尚不知道如何解决
 +
*Might:暗示现在讨论的想法不用太完美,支出大概有哪些方向即可,问题有无数的解法,我们可以有很宽广的创造空间
 +
*We: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不是单一成员的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力量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
工作中我们可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
 +
a、找方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打开思考的困局
 +
 +
b、扩展思路:把一个小问题大幅扩展,把问题想透
 +
 +
c、头脑风暴:暂时不需要考虑具体的方案,让头脑风暴更高效
 +
 +
d、创新点:让每个吐槽都可以变成创新点
 +
 +
 +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570abcf14bc

2021年7月14日 (三) 00:18的版本

背景介绍

课前秀

拉里佩奇

发现google 广告不行,贴在广告板上

几个工程师看到广告板了,利用周末时间做了一个改进系统adsense


由复合背景的精英小团队,创新创业方法论-创新冲刺(DESIGN SPRINT)


原因

世界不是按照领域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

课程是把社会上的挑战在学校李打包浓缩。例子:北京中学生 卖豆腐

本质

上好创业课

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大赛项目质量

实验:棉花糖挑战

用20根意大利面和3个棉花糖 团队建设一个模型,看看谁的模型最高

辅助物品:棉线,不干胶,剪刀,意大利面断了可以再换。

先有后好。

使命、愿景、价值观

(小组内部交流)

我们是谁 ?为什么做目前的项目?我们的初心是什么 ?

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

从现在开始,六个月以后、一年以后、5年以后,我们想做成什么样?

谁将从我们的成功中受益? 如何受益?

目标确定

在白板这个位置,写下5年内目标。

 为4~7岁儿童 设计一款简单的英语学习APP,使孩子爱上语言学习,掌握单词200个左右

一个对象:为4~7岁儿童

一个动作:产生、设计、创造。。。

高水平的输出结果:一款简单的英语学习APP

成功的标志:使孩子爱上语言学习,掌握单词200个左右,能简单交流对话。

  • 真正的创新,是偏离现有的轨道的

问题分析

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解决什么问题

把问题划到下面的网格里


难度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重要性

HWM:我们需要怎样

HMW,全称“How Might We”,即“我们可以怎样”,其中:

  • How:表示我们假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是我们尚不知道如何解决
  • Might:暗示现在讨论的想法不用太完美,支出大概有哪些方向即可,问题有无数的解法,我们可以有很宽广的创造空间
  • We: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不是单一成员的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力量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工作中我们可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a、找方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打开思考的困局

b、扩展思路:把一个小问题大幅扩展,把问题想透

c、头脑风暴:暂时不需要考虑具体的方案,让头脑风暴更高效

d、创新点:让每个吐槽都可以变成创新点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570abcf14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