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创新冲刺工作坊
目录
背景介绍
课前秀
拉里佩奇
发现google 广告不行,贴在广告板上
几个工程师看到广告板了,利用周末时间做了一个改进系统adsense
由复合背景的精英小团队,创新创业方法论-创新冲刺(DESIGN SPRINT)
原因
世界不是按照领域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
课程是把社会上的挑战在学校李打包浓缩。例子:北京中学生 卖豆腐
本质
上好创业课
激发学生兴趣
促进大赛项目质量
实验:棉花糖挑战
用20根意大利面和3个棉花糖 团队建设一个模型,看看谁的模型最高
辅助物品:棉线,不干胶,剪刀,意大利面断了可以再换。
先有后好。
使命、愿景、价值观
(小组内部交流)
我们是谁 ?为什么做目前的项目?我们的初心是什么 ?
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
从现在开始,六个月以后、一年以后、5年以后,我们想做成什么样?
谁将从我们的成功中受益? 如何受益?
目标确定
在白板这个位置,写下5年内目标。
为4~7岁儿童 设计一款简单的英语学习APP,使孩子爱上语言学习,掌握单词200个左右
一个对象:为4~7岁儿童
一个动作:产生、设计、创造。。。
高水平的输出结果:一款简单的英语学习APP
成功的标志:使孩子爱上语言学习,掌握单词200个左右,能简单交流对话。
- 真正的创新,是偏离现有的轨道的
问题分析
- 在这次创新冲刺中,我们想解决什么问题﹖
-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必要条件有哪些?
- 想象下我们穿越到未来,发现项目失败了。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解决什么问题
把问题划到下面的网格里
难度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重要性
HWM:我们可以怎样
HMW,全称“How Might We”,即“我们可以怎样”,其中:
- How:表示我们假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是我们尚不知道如何解决
- Might:暗示现在讨论的想法不用太完美,支出大概有哪些方向即可,问题有无数的解法,我们可以有很宽广的创造空间
- We: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不是单一成员的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力量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工作中我们可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a、找方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打开思考的困局
b、扩展思路:把一个小问题大幅扩展,把问题想透
c、头脑风暴:暂时不需要考虑具体的方案,让头脑风暴更高效
d、创新点:让每个吐槽都可以变成创新点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570abcf14bc
明照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HMW: 通过 课程,平台,氛围,考核指标 等几方面促进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借外脑,借外力
旧金山大学:美国大学的专创融合
- 组织动力学:按星座分组,每组5名同学,每个同学单独设计
- 空气动力学:
商科学生分组做一个飞机,飞机外观、飞机速度、飞行距离等,各个小组去比赛
老师不断引导,迭代
周老师:创新创业趋势分析
分享了三个故事:
- 小女孩与橡皮筋:母亲给小女孩5块钱买橡皮筋,小女孩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把5块钱又还给了母亲
- 选市规划局局长:两个候选人,分别到两个县当县长,两个县环境脏乱差,1号县长哪里有臭水沟,哪里就修,2号县长把最多20%的钱用于修臭水沟,剩下的钱用于开发新城,16个月全体搬迁到新县城,旧县城招商引资(创新型人才)
- 新加坡-苏州工业园:为什么首选苏州而不是无锡?去苏州工厂参观,工程师们把剩菜剩饭处理之后用来养鱼,而这套系统由基层的员工志愿开发
教育教学
中国老师 VS 国外老师
- 中国老师:把每一堂课上好
- 国外老师;让学生解决问题
从0到1,老师来做
从1到10,从10到100,学生来做
创新创业
1.以客户为中心
2.一定要非常聚焦(聚焦于产业链上某个领域)
3. 高科技,独门杀器
4. 空杯心态,谦虚学习
More practive ,more progress
团队冲刺总结
我此次参赛的收获是什么 ?
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
姚老师:老师-> 教练 ,成人达己
老师1
创业心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老师2
参加创业大赛,锻炼了学生能力
老师3
创业课,为学生播下了创业的种子
- 学生组织:挖掘创新创业人才
- 上课:挖掘大赛学生
- 制度:从制度层面推动,思创融合,专创融合
所有人创新,部分人创业
怎样实现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3个层次
创业的定义:把你的想法 变成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创业
- 通识教育
- 专创融合(课赛融合)
- 创新创业
怎样实现课赛融合
教学的基本功:
- 教与学
- 教与育
- 学与悟
老师很享受,学生很愿干
人不是为比赛活着
怎样实现专创融合
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
有一个地级市,70%的建筑设计都让一所学校的建筑设计系承包了,
有一个电视台,70%的视觉设计都让一所学校的视觉传达系承包了,
服务地方经济,自然实现了专创融合。
1978年 美国通过了赛班思法案,大学的所有成果,全部产业化。
就业和创业
就业是创业的低阶形式
创业是就业的高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