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目录简介
目录
目录树
什么是目录树
Linux也使用树形目录结构来组织和管理文件,所有文件采取分级、分层的方式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树型的层次结构。 在整个树型结构中,只有一个根目录(树根),位于根分区,其他目录、文件以及外部设备(包括硬盘、软驱、光驱、调制解调器等)文件都是以根目录为起点,挂接在根目录下面的,即整个Linux的文件系统,都是以根目录为起点的,其他所有分区也都是被挂载到目录树的某个目录中的,通过访问挂载点目录,即可实现对这些分区的访问。
没有C盘和D盘
在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中,每一个分区都有一个独立的根目录,各分区采用盘符进行区分和标识,而Linux操作系统只有一个根目录。
Linux的根目录用/表示,路径表示可采用绝对路径,也可采用相对路径。
Red Hat Linux采用了标准Linux目录结构,从根目录开始的每个目录都用于存贮某特定类型的文件,其根目录下的目录有:
[root@rh6 root]# ls /
bin dev home lib misc opt root tftpboot usr boot etc initrd lost+found mnt proc sbin tmp var
常用目录的功能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用目录的功能与作用。
/bin和/sbin
对Linux系统进行维护操作的实用命令基本上都包含在/bin和/sbin目录中。/bin目录通常存放用户最常用的一些基本命令 ; /sbin目录中存放的是只允许系统管理员(root)运行的一些系统维护程序 。
试验: 输入命令
ls /bin ls /sbin
/dev
dev是device(设备)的简写,该目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于存放系统中所有设备的设备文件。
Linux将每一个I/O设备都看成一个文件,与普通文件一样处理,这样可以使文件与设备的操作尽可能统一。
试验: 输入命令
ls /dev
IDE硬盘设备的设备文件名是以hd开头,后面按设备的ID号按顺序从英文字母a开始顺次命名。因此,第1个IDE硬盘的设备名为hda,第2个IDE硬盘为hdb;对于硬盘中的分区,则在设备文件名后增加相应的数字来代表相应的分区,主分区从1开始,逻辑分区从5开始(一个硬盘最多可建4个主分区)。第1个IDE硬盘中的第1个主分区的设备文件名为hda1,第2个主分区为hda2,第1个逻辑分区为hda5,第2个逻辑分区为hda6。
SCSI设备(如SCSI硬盘,USB设备)的命名方法与IDE硬盘相同,只是设备名前2个字符为sd。比如,第1个SCSI设备的设备名为sda,第2个SCSI设备名为sdb,第1个SCSI硬盘的第1个逻辑分区为sda5。第1个IDE光驱的设备名为hdc,第1个软驱的设备名为fd0。
光驱常用的设备文件名为/dev/cdrom,它实际上是一个符号链接文件,该文件指向实际的光驱设备。可用以下命令查看当前光驱的实际设备文件名。
# ll /dev/cdrom lrwxrwxrwx 1 root root 8 Jun 14 12:01 /dev/cdrom -> /dev/hdc
/home
系统中所有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系统默认放在/home目录中(通过在创建用户时使用-d参数,也可指定放在其他位置),root用户的宿主目录为/root。新建用户账户后,系统就会自动在该目录中创建一个与账户同名的子目录,作为该用户的宿主目录。普通用户只能访问自已的宿主目录,无权访问其他用户的宿主目录。
ls /home
/lib
lib是library的简写,用于存放系统的动态链接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会用到这个目录下的共享库。
[root@cloud17 ~]# ls /lib alsa crda firmware kbd lsb modules security terminfo udev
/usr
该目录一般用来存放与用户直接相关的程序或文件。用户安装的程序或要自行建立的目录,一般应放在该目录下面,是占用硬盘空间最大的一个目录。
[root@cloud17 ~]# ls /usr bin etc games include lib lib64 libexec local sbin share src tmp [root@cloud17 ~]#
/boot
该目录用于存放与系统启动相关的各种文件,包括系统的引导程序和系统内核程序。不要轻易对该目录进行操作。
[root@cloud17 ~]# ls /boot config-2.6.32-71.el6.x86_64 lost+found efi symvers-2.6.32-71.el6.x86_64.gz grub System.map-2.6.32-71.el6.x86_64 initramfs-2.6.32-71.el6.x86_64.img vmlinuz-2.6.32-71.el6.x86_64 [root@cloud17 ~]#
/etc
该目录也是Linux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于存放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包括网络配置、设备配置信息、X系统配置、用户信息等都放在该目录下面。如:securetty、passwd、inittab、fstab。
试验:
ls /etc
/lost+found
该目录用于存放在系统非正常关机,重启动系统时,不知道该向哪个文件恢复的碎片文件。
/mnt
CD-ROM、软盘这类可移动介质的挂载点目录一般放在/mnt目录下,通常有cdrom和floppy两个子目录,分别是光盘和软盘的挂载安装点。注意挂载点目录中不要有任何文件,否则将无法正常挂载。
例如:若要在Linux系统中,查看光盘中的内容,则应先将光盘放入光驱,然后利用以下命令将光盘挂载到/cdrom目录:
mount /mnt/cdrom
/proc
该目录中的内容是系统自动产生的,其内容是当前系统运行的进程的一个虚拟镜像以及记录当前内存内容的kernel文件。可以在该目录中,看到一些由当前运行的进程号组成的子目录。
ls /proc
利用cat命令显示输出该目录下的一些特殊文件的内容,可查看到系统的一些特殊信息,如:
cat /proc/cpuinfo
详细显示当前系统CPU的硬件信息。
cat /proc/meminfo 显示内存信息。 cat /proc/version 显示Linux的版本号。
/tmp与/var
/tmp目录用于存放临时文件,/var目录用于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对于存取频繁或内容经常变化的文件,可放在该目录中。
/usr/local与/opt
/usr:系统级的目录,可以理解为C:/Windows/,/usr/lib理解为C:/Windows/System32。
/usr/local:用户级的程序目录,可以理解为C:/Progrem Files/。用户自己编译的软件默认会安装到这个目录下。
/opt:用户级的程序目录,可以理解为D:/Software,opt有可选的意思,这里可以用于放置第三方大型软件(或游戏),当你不需要时,直接rm -rf掉即可。在硬盘容量不够时,也可将/opt单独挂载到其他磁盘上使用。
/opt这里主要存放那些可选的程序。你想尝试最新的firefox测试版吗?那就装到/opt目录下吧,这样,当你尝试完,想删掉firefox的时候,你就可 以直接删除它,而不影响系统其他任何设置。安装到/opt目录下的程序,它所有的数据、库文件等等都是放在同个目录下面。
源码放哪里?
- /usr/src:系统级的源码目录。
- /usr/local/src:用户级的源码目录。
//zzw
(此处可添加课堂练习)
练一练:
(1)启动计算机,利用root用户登录到系统,进入字符提示界面。 (2)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 (3)用ls命令列出此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 (4)用-a选项列出此目录下包括隐藏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5)用man命令查看ls命令的使用手册。
参考文档:
http://blog.51cto.com/mystery888/1835223
返回 Linux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