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实务:管理思维与创业思维

来自CloudWiki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前言

我们在第一个模块强调了创业主要是学习思维何方法——学习创业者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那今天我们就从整体上了解什么是创业思维。

情景1:做饭(提前预约)

1)介绍情景:大家设想这样的情景,我们明天要在家里宴请几个重要的客人,已经提前约好了。

(2)快速提问:我们会如何准备这一餐呢?一般来说我们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图片

授课流程:

(1)当我们预约好了客人,第一步通常都是分析客人的饮食喜好,确定要做哪些菜,锁定菜谱

(2)然后我们会根据菜谱准备食材,最后把菜做出来款待客人

(3)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锁定菜谱就是确定目标和做好计划,准备食材就是寻找资源来实现目标,这一过程体现的就是管理思维。(翻页)

管理思维

授课流程:

(1)过渡:那什么是管理思维呢?

(2)呈现:简单而言,管理思维就是先确定好目标(锁定菜谱),然后寻找资源(准备食材)去实现目标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典型的目标驱动

(3)过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管理思维,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活动(翻页)

拼图

体验:拼图(Puzzle)

授课流程:

(1)活动介绍:活动名称叫“拼图”。活动给定的资源是A4纸、彩笔和10分钟

(2)准备:大家做好准备,活动正式开始(翻页)

Python20-3-4.png

第一步:每个人用A4纸照着左边的简笔画画画,记住是照着画,不需要创造,看看谁画得最像。

要点与建议: (1)强调照着画(复制)

每组派一个人,将选出来的画对折连续撕四次,组后得到16张纸片

(2)示范:一遍说一边拿一张纸示范如何撕

要点与建议:示范如何撕

最后我们把纸片打乱扔在桌上,然后再拼起来,看看哪组拼得最快

要点与建议:

(1)有一半的组拼好了就可以结束活动,不一定等到每组都拼完

(2)巡场观察

授课流程: (1)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对拼图活动做个反思

(2)复盘活动流程: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刚才发生了什么:先是让大家照着画,然后选出画得最像的,再撕,最后打乱了拼起来

(3)引导思考:

给定的简笔画意味着什么?——目标

画图意味着什么?——在管理中目标有可能是你自己拟定,也可能是组织给定。画图意味着拟定目标或者理解给定的目标

撕开的碎片意味着什么?——撕开的碎片既代表实现目标的资源,也可以代表对目标的分解(做计划的过程)

拼图意味着什么?——利用手中资源实现目标的过程

情景2:做饭(突然拜访)

0min

授课流程:

(1)过渡:刚才我们说到提前预约情景下如何做饭,下面我们来设想另外一种做饭的情景。

(2)情景介绍:你的一个铁哥们或者闺蜜突然敲开你家的门,说今天中午就在你家吃饭了,你打开冰箱,发现就只有一袋土豆。

(3)提问:那你能做出什么菜?(让学生回答)

(4)总结与过渡:这种情景下的行动逻辑明显和预约做饭不一样,原材料已经给定,你只能从你拥有的资源出发去创造,我们也会用土豆做出许多种平时像都不会想的菜来。这代表着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创业思维。那到底什么是创业思维呢?(翻页)


要点与建议:

(1)通过快速问答收集学生的土豆做菜创意

授课流程:

(1)过渡:那什么是创业思维呢?

(2)呈现:简单而言,管理思维就是是从拥有的资源开始行动,创造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典型的资源驱动

(3)过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什么创业思维,我们来做一个体验活动(翻页)

要点与建议: (1)快速呈现,过度流畅

授课流程:

(1)介绍活动要求:

活动名字叫做“画图编故事”

活动给定的资源是彩笔、A4纸和10分钟

要求每个小组画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既然是完整的故事,那就需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

可以从任何一个人开始,但所有人都要参与,要求一边画一遍大声说出你的想法,让他人理解你画的是什么

每个人都都可以在他人的基础上往下编故事,通过画来呈现

画满A4纸,然后给故事取一个名字

最后拍照发到“作业墙”分享。

画满A4纸,然后给故事取一个名字

最后拍照发到“作业墙”分享。

(2)行动指令:请全体起立,前排转向后排,活动开始

要点与建议:

(1)时间提醒(请注意还剩6分钟、4分钟、3分钟……)

(2)巡场观察

(3)教室环境方便走动,可以进行催化:剩2分钟时,每组派一个人去其他组“破坏”(或不满意可以去其他组)

活动反思

授课流程:

(1)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对画图编故事的活动进行反思

(2)复盘活动过程:刚才发生了什么?

(3)引导思考:

A4纸、彩笔和10分钟意味着什么?——资源

故事从谁开始?——三类人:第一类人是先行先觉者,也就是哪些主动搞事的人;第二类是觉而后行,看到事情发生了,会跟随去做;还有一类是不觉不行,属于世界已经变化了,他还在那里发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创业者通常都是哪些主动搞事的人,而且你不主动搞事,到最后通常都是被事搞。

你用到的最重要资源是什么?——其实不是纸和笔,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我们的创意,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源,只是许多时候总盯着自己没有的(纸不够大,彩笔颜色不够多等等),反而将自己可掌控的资源闲置着。

结局和最初设想一样吗?——不一样。不能预测出最终会画成什么样子,没有清晰的目标,随着纸逐渐被画满,故事会逐步成型,每组故事都不一样(结果多样性)

(备选)让小组成员去其他组“破坏”意味着什么?——这是特意制造的意外,我们对待意外的方式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足够积极和有创造力,就可以把他人的“破坏”变成进一步创造的原材料,不过管理思维通常是拒绝意外的,在拼图游戏中少一块纸片都无法达成目标。

(4)总结:整个活动过程用一个动词来形容你会有什么词?(听学生说几个词,学生每说一个词可以重复一下)我提供一个我特别喜欢的词——“共创”

创业思维和管理思维的区别

授课流程:

(1)过渡:每个小组比较的视角或维度都不完全相同,没有标准答案,重在让大家从不同视角做更全面地思考。下面我也给到几个视角的比较,供大家参考

(2)第一是目标视角:管理思维目标是确定的,就如拼图游戏中“简笔画”就是明确的目标;创业思维则没有很明确的目标,画图编故事开始没有人知道最终的故事会是什么样子,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3)第二是资源视角:管理思维是只到拥有资源以后才开始行动,常常会导致坐等;而创业思维则是从拥有的资源出发开始行动,不用等

(4)第三是过程视角:管理思维主要是线性的过程,定好目标和计划,一步一步按计划执行,拼图的过程就是这样的,通常适合1到N的情景;创业思维强调迭代,因为目标不确定,就如画图编故事,在行动中相互启发,不断修订。

(5)第四是结果视角:管理思维更多的是复制或优化,强调执行,在拼图游戏中,每个组最终的结果都具有同一性;而创业思维强调探索,就如画图编故事,最终每个组的故事都不一样,创造出多种可能性

(6)最后是决策的视角:管理思维是从既定的目标开始,目标驱动决策;管理思维是从拥有的资源开始行动,资源驱动决策。两者的决策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